<
m6n7小说网 > > 诱心 > 第120章
    “王爷放心,一切都已妥当。”

    “好!出发!”秦敦维利落地翻身跨马,眼中闪烁着勃勃野心,“本王等这一日,已经太久太久……”

    只待今夜过后,江山就此易主。

    三千精甲,早已悄无声息地包围了皇城。

    蓄势待发,只等秦敦维的一声令下。

    “嗖——”

    一根流羽掠过,斜插在一众人行进的路前。

    “皇叔这么晚了不在府中歇息,带这些人马来这皇城做些什么?”

    秦敦维如同见了鬼般,下意识地唤出了那人的名字,“昭宁!”

    此时此刻,她不应该也正倒在那王府之中?

    秦盏洛手中持着弓箭,目光冷淡,“皇叔,你若一意孤行,只怕覆水难收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…秦钰啸坐那个皇位已经够久的了,怎么看也该换换主人了吧?”秦敦维的眼中,此时正充斥着怨毒,“父皇当年偏心于他,面对我时从未有过好脸色,之后更是将皇位传给了他……”

    他万分不甘地吼了出来,“凭什么?我们明明都是父皇的儿子!”

    “皇叔,有些往事,父皇他本不愿让你知道。”秦盏洛将弓箭丢给身旁的护卫,轻声叹道,“但没想到,你的怨念竟如此之重……”

    “如今看来,你必须知道。”

    ***

    皇门宗室,最忌的便是兄弟互相残杀。

    可十三皇子偏要起军谋反,最终被镇压下去,当场殒命。

    后来在清缴对方的王府时,发现了他的遗孤,还恰巧是个男婴。

    该怎么处理这个孩子,无疑成了个颇为棘手的难题。

    “这孩子是孽障,绝对留他不得!”

    “江大人此言差矣!他才这么大一点儿,能懂得些什么啊?”

    “但他的父亲可是乱臣贼子!谁能确保他长大之后不会重蹈覆辙?”

    丞相皱了皱眉,将抱在宫女怀中的那个婴儿又望了一望。

    这孩子那么大一点儿,只需将手聚拢在他的脖子上,稍稍一用力就……

    可他们并没有那么冷血,都作不出这样狠心的事来。

    “你们在那里做些什么?”

    秦帝走过来时,发现这群大臣正围在一起争吵着什么,似乎还夹杂有孩童的哭声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看这孩子……”

    年轻的秦帝眸光微闪,心中也有了些猜测,“你怀中抱着的,可是十三皇弟的孩子?”

    那孩童尚在襁褓之中,此时被生人抱着,只是啼哭不止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丞相垂下了首,正色回道,“谋逆之臣的孩子,按律当诛。”

    只是他们暂时都没忍心下得去手,不成想引得陛下亲自过问。

    “留下吧。”秦帝看了看那孩子,淡声地吩咐道。

    立即有大臣开口劝道,“陛下不可!此子今日不除,他日恐怕后患无穷!”

    秦帝却不以为然,语气从容地道,“一个孩子而已,能有什么后患?孤只知道,他也是我皇室子孙。”

    那大臣也就语塞起来,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“况且朕这偌大北楚,还容不下一个孩子吗?”秦帝伸出了手,紧了紧那襁褓,“去为这孩子找个乳娘吧,今后他便是朕的皇子了。”

    关于秦敦维的生死,也就在秦帝寥寥几语中被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日子一天天的过去,秦帝膝下的两位皇子,纷纷地成长起来。

    同样的夫子,教导出的皇子,秦敦维却屡得难教之名。

    乃至后来,夫子只要提到这个学生,便会不自觉地唉声叹气。

    并不是秦敦维愚钝所致,相反他很聪慧,只是他的性情实在不善。

    少年时期的一次宫宴上,贵妃的小宠,曾无意地冲着秦敦维吠了两声。

    他当时说着无碍,后来却趁着夜黑将它诱骗出来,生生地让人拔掉了它的牙齿。

    那小犬之后再见秦敦维时,只瑟缩在贵妃的怀中不敢出去。

    彼时秦帝只当他还是孩童心性,此等睚眦必较,只是尚且缺少正确的教导。

    后来秦帝又给过秦敦维很多次机会,他却无一例外地让其觉得失望。

    “儿臣以为,此官虽然有罪,但念在初心是为百姓谋福,不若戴罪立功……”

    “区区一个七品文官,胆敢冒犯龙威,杀了便是。不若此,如何以儆效尤?”

    那日大殿之后,秦帝沉默良久,独自唤了秦敦维留下交谈,“敦维,你真的觉得杀了那个文官会更好吗?”

    秦敦维眼中晦暗,看不出什么情绪,“父皇最终,不还是免了那人的罪吗?”

    “可即便杀了他,他所做的事做了也便做了,什么都不会改变。万事讲究一缘一由,那文官以命作赌,为的是一方百姓能够减少赋税,能够更好的生活下去……”秦帝看了看秦敦维的眼神,无奈地轻叹了声,“也罢,那父皇再来问你……”

    “若有朝一日你为君,是选要人敬,还是要人畏?”

    不出秦帝所料,这孩子选了要人畏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先畏而后能敬,殊不知其实可以先敬而后畏。

    盛世之中,需要的是仁德之治,秦敦维…实在并不适合成为帝王。

    三个月后,朝堂之上。

    当群臣再次上言是时候该立个太子之时,秦帝一反常态地不再推辞称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