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6n7小说网 > > 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> 第662章
    本来河南在中原一带,少有干旱洪涝,也算是个好地方。但蔡氏在当地一家独大,他想在当地某个知府的职位很难,但退而求其次,做个通判应该是不成问题的。

    结果不知道为什么,连个通判也没捞着,反而被打发到了肃昌这么个偏远贫瘠的地方来。

    官职倒是升得高,直接做到了知府。恐怕这其中也是有蔡氏的手笔,毕竟拿了人家的东西,事儿还是要给人家办的。

    好地方是安排不上了,打发去个偏远地方,官职得高一些才好看。

    梁文昌就在这里当知府又当了五六年,他本来考上进士年纪就不小了,当时将近四十岁。如今又做了十二年的官,今年差不多已经五十岁了。

    后衙里,孙师爷恭敬的站着说着话:“大人,平安县的事儿闹这么大,新来的通判大人肯定已经把这事写折子递上去了。您看这……”

    隔着一扇屏风,能隐隐约约的看到后面的人正在榻上斜躺着,“高庸那个蠢货,没了就没了吧,省得把这脏水喷到我这里。你说的事儿我知道了,其他你不用管了,我心里有数。”

    他说完这话就没再说了,旁边站着的孙师爷小心翼翼的问道:“大人,小人如今没法在平安县待了,如今通判大人一来,两人也不好再在府城呆着。您看,可否给小人安排个去处?”

    第237章 第 237 章

    宋声他们一行人进了城之后一路朝着府衙走去, 的确如前面带路的城门士兵所言,城南的确要比城北好上许多。

    走过城北这一段路,城南的房子一排排的立着, 甚至有些人家的房子屋角还做了雕龙画凤的造型,寓意着多子多福, 龙凤呈祥。

    越是靠近府衙附近, 这路段也就越平坦。不但铺的都是青石板,就连两侧的地面也都是用心打扫过的。

    百姓们好奇的看着宋声他们的马车一路走过来,有消息灵通的知道是新任的通判大人来上任了,不禁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。

    “咱们这地方又来了一个通判呐, 不知道这个通判咋样, 会不会也跟咱们知府大人一样啥事都不管啊?”

    “嘘!你小声点, 说什么知府大人,小心被听见了!”

    “咱们这里够穷的了, 这要是再来一个昏官, 日子岂不是更难过啊?”

    肃昌府的知府不管事儿, 大家伙都心知肚明。但肃昌府的历任通判也没几个顶事儿的,有的是嫌这个地方太穷了,来了不到两年就动用关系调到其他地方去了。

    这都算是好的,在宋声前面那一任通判,一边嫌这个地方穷,一边还趁着百姓们缴纳赋税时搜刮油水。

    百姓们本来就够穷的了, 家里攒的家底儿, 都是多年省下来的口粮。却被通判手刮到了自己肚子里, 这谁能忍?

    都说要钱不要命, 这事被揭发出来后,肃昌的百姓们闹得很大, 这才惊动了上面的官员,把通判给革职问罪了。

    以至于宋声走到城南之后,一路上都听见有人议论他这个新上任的通判大人。

    甚至有些百姓胆子大,情绪激动起来,还说道:“当官如果不为民做主,那要他这个当官的有什么用!还不如回家卖番薯!他要是敢跟上一任通判一样扒着我们老百姓吸血,我就算是挨板子也要去京城告御状!”

    在前面带路的守城士兵一听这人越说越过分,赶紧把人拉到一边去教训道:“大胆!这可是通判大人,岂容你这般放肆?还不赶紧站远点!”

    宋声看了那人一眼,说道:“算了,随他们去吧。”以后在这里当官免不了要跟百姓们打交道,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人,他们会知道的。

    士兵笑了笑,心里还有些忐忑,没想到这位大人这么好说话,但愿他们肃昌这次真的来了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吧。

    肃昌府的街道有些错综复杂,不像是京城那般横平竖直。府衙的位置在城南往东一些,并没有在府城的中心,而是在东南。

    宋声从城北门进来之后,士兵带着他们先是穿过城北,走到城南,又从城南绕了几个弯,才到了府衙门口。

    宋声率先下了马车,他抬头打量着肃昌府衙门,青砖黛瓦,大门半开着,门框上了一层红漆,两边两座石狮子立在两旁,还守着两个官差,瞧这十分威武,看着仿佛跟他路过的城北那片不是一座城池。

    推官李如成、赵游,还有理事崔海已经在门口等着了,三个人看到宋声到马车过来,赶紧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等到人走下来之后,他们看到宋声的长相,心里一惊,这新任的通判大人真是生了一副好样貌。

    虽然身上穿的不是官服,而是平平常常的素衣常服,但周身挺拔笔直,瞧着清朗俊秀,面冠如玉。

    这样一个年轻又俊美的年轻人来他们这穷苦的地方当通判,真是可惜了。说不准过几年他们这里的糙日子,人都会糙上不少。

    三个人上前拱手齐齐行礼。

    “下官李如成,”

    “下官赵游,”

    “下官崔海,”

    “恭迎大人。”

    宋声回了一礼,听着这三个来接他的人都是说下官,也就是说,他的上峰知府梁大人没来。

    瞧着好像也没派别的人过来,就派了这三个官员,门口人倒是也不少,后面跟了几个捕快,宋声一时之间摸不清这个梁大人对他到底是个什么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