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6n7小说网 > > 大景巡夜人 > 第1406章
    第二道公文布告又张贴——公主娘娘决定免税三年。

    不是简单的农税人丁税,而是全部税赋!

    三年!

    这消息一出,衙门布告栏前跪了满地的人。

    若是情绪可以量化,赵鲤当日的声望便在余无刷成了崇敬。

    管这公主娘娘哪来的呢?管她是不是爱吃小零嘴呢?

    免赋税三年!

    这消息的冲击下,余无乡中气氛都调动起来。

    次日又有人挨家挨户通知,公主娘娘要祈福,需每家拿一块食指长短的碎布,一截家中蜡烛或是油灯灯芯。

    这些碎布头下午便送到了余无巡检衙门。

    密室中,满屋蛛丝。

    绢娘化为八足,蹲坐蛛丝帐上,手脚齐动。

    一条百家布织成的长毯子在绢娘手中成型。

    一根又一根,百家灯芯烛火,遍布在余无长桥的桥头。

    赵鲤重回桃源境,她立在一处山隙前,手中提着一麻袋的蝙蝠。

    袋中蝙蝠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叫声,这叫声通过崖壁的放大,直传入地底。

    不多时,铛啷啷的乐声从极狭缝隙响起。

    一只苍白、极细长的手缓缓探出:“阿鲤,唤我何事?”

    第1127章 出桃源

    云向西,马溅泥。

    白日时天上洒了滴星小雨,蛛娘停丝收网。

    有经验的老农,都晓得恐有暴雨突降。

    因而早早开始疏浚农田的排水沟渠。

    但他们一直大汗淋漓忙碌到傍晚,天上浓云似火烧,却一直未见大雨落下。

    有那组织疏浚沟渠,却没下暴雨觉得有些丢人的村老,一边捶腰一边指着西挂的红云。

    “定是咱余无乡,有贵人来了!”

    这话引得同样汗流浃背的小辈偷偷摸摸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官府传令的马儿与旗官,这两三日跑遍了余无全境。

    谁人不知,给他们免赋税的公主娘娘来余无了。

    行此善举的公主娘娘,可不就是戏文中的天女菩萨,再贵也不过?

    老头儿这说法,是强行联系挽尊罢了。

    约莫是察觉到晚辈的小叛逆,老头儿冷哼一声。

    从泥中拔出双脚,蹲在一旁抽水烟,口中喃喃:“你们懂些什么玩意?”

    “就是这红云龙挂,挡了西来的雨!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这不就是龙女来了吗?”

    顺他手指,一个小辈眯眼看了一阵多嘴道:“云是红,可看不出什么龙样,倒像是撒着芝麻的大烧饼。”

    老头细看,确实像烧饼。

    他咂咂嘴,旋即恼羞成怒抄着烟杆将这多嘴地抽了两下:“大馋小子,我看你就像烧饼!”

    “就是红龙挂,就是龙女,你懂个屁。”

    老的打,小的龇牙咧嘴满地跑,金红余晖遍洒农田之上。

    老头儿口中的挡了雨的龙女赵鲤,正在桃源境如山体裂痕般的峡谷罅隙前。

    夕阳余晖落在她的肩头,将她的头发丝都镀上一层金红。

    赵鲤一脚踏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,以霸气又嚣张的姿态,吃着夹炸小鱼的胡饼。

    在她左右,沈大黄沈小花都在。

    沈大黄四处乱窜蹭吃,脸蛋子又圆了两圈,一身毛发似金丝虎。

    沈小花却有点恹恹的,一身社畜班味哪还有当初的潇洒威风。

    等着太阳完全落下的时间里,赵鲤抽空看沈小花:“你怎么了?”

    沈小花如五十岁面临失业的中年人,长长一口气叹得一折九转。

    但凡长耳朵的,都听得出里头交织的沧桑苦涩。

    它耷拉着耳朵,威风凛凛的巡夜司校尉小鱼服也有点松垮。

    前几日猎熊领到的赏银,还没揣热乎便拿出去还账了。

    当初为何要学会人类的礼义廉耻规矩章程呢?

    就该做一个只知播种不管养的渣爹啊!

    沈小花双目无神,遥望天边夕阳沉入地平线。

    正难受时,眼前突然金光一现。

    一块拇指大小铸成卧猫儿形状的金块,赵鲤托在手心:“看你加班辛苦的份上,支援你一点。”

    沈小花的双眼缓缓睁大,这一毛不拔的母……的女菩萨说什么?

    “这是金矿铸造的第一批黄金,我自己都还没花上呢!”赵鲤将这小块金子揣进沈小花的小兜兜里。

    这批黄金量极少,沈晏叫人铸成花形给她当纪念品。

    赵鲤本就打算几个小的一个给一点,连沈黑都有个小金项圈。

    沈小花心中正感动着,便听赵鲤道:“你长点心吧,得好好教孩子稍微控制一下天性,不然以后还得养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……”

    以沈小花目前的子嗣状态,子子孙孙无穷尽也。

    沈小花小爪子张开又合拢,掰着爪尖算了一下,登时四腿发软。

    便是一边晒肚皮的沈大黄,都瞬间露出恐惧又庆幸的神情。

    天边夕阳落下,夜幕降临,一如沈小花此刻的心情。

    赵鲤在它脑门上一弹,站起身来:“行了,干活了!”

    她话音方落,后边罅隙中传出丝丝吐信的声音。

    脑门上顶着两个绿豆小鼓包的小白蛇,从石间探出头来。

    赵鲤走去,接了阿白在手,踏着山中遍地的夜明砂进去,沈大黄和沈小花跟随在后。

    狭窄的山隙中,是一架白茅和竹竿扎制的小架子,可背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