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6n7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说好的民企,空天母舰什么鬼 > 第131章 请功(600月票加更)
    84年,墨尔本号被民间拆船厂买到手,送到船坞进行拆解。

    早就急不可耐的老张带着一票年轻研究员、造船工程师不到十个人,第一次登上了两万吨的巨舰。

    这是他第一次登上航母,站在甲板上望着四周宽广的边界有种说不出的震撼,并且戴上墨镜在甲板上拍下了一张传世经典的照片。

    从他们开始,海军陆陆续续派了十几队人登上墨尔本号,并随着拆解过程进行了全面考察。

    这是国内第一次接触到一万吨以上的作战舰艇,更是无数人首次亲眼看到并登上正宗航母。

    60年代以后,国内的军舰就几乎断绝了外来技术输入,也几乎没有见过其他现代军舰,这是近三十年第一次能够细致的了解一条非国产主战舰艇。

    当时墨尔本号带来的轰动一点不比瓦良格号小,从那时候起就有无数人给海军写信捐款,特别希望国内也发展航空母舰。

    然而在仔仔细细研究了墨尔本号之后,国内才发现一个事实:

    哪怕是50年代后期技术的航母,对自家来说也有着诸多技术难点,当前并不具备发展现代航母的能力。

    接触墨尔本号让国内诞生了第一批专职研究航母的技术人才,其中自然包括老张,他们一直在等待条件成熟的那一天,并不断尝试购买1143型或者瓦良格继续参考缩小差距。

    按照老张的估计,再过五年时间,新世纪时国家就有能力启动航母项目,在伴随技术突破,5到7年左右有把握制造一条设计保守的航空母舰。

    在从望远镜里看到大黄蜂号时,老张忽然就有种强烈的预感,哪怕表面依然镇定,心里却是不可抑制的发展出一个疯狂想法。

    当小艇靠在大黄蜂号船尾的登陆口,艇上的几人不约而同地同时去敲面前厚重的船体:

    冰凉的触感以及厚重的坚硬感,任何一名上过船的水兵都不会认错,这就是一条钢铁巨舰。

    而等他仔细观察,立即看到了船上各个角落中穿过的密集管路——为了方便维修,舰艇的管道几乎都是外露的,几乎一眼就能认出绝不是模型。

    从墙壁上的仪表指针,他还能看出这些管道完全在正常工作,舱室的电力布局和应急措施也是井然有序。

    老张感觉头有些发晕,靠在冰凉的舱壁上时刚好看到赶来的年轻人对他莫名其妙的称呼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穿越几个月,唐文还是第一次看见“熟人”。

    虽然知道可能会引起重视,但下来老张这位大神还真是出乎意料。

    橘座可不是小年轻,好几年前就已经是知名内参专家,很厉害的那种,应该参与过很多重大决策。

    唐文正琢磨着怎么打招呼,没想到老张却主动喊了一声:

    “你好,唐家大少。”

    唐文:“……”

    被提及网名的唐文也不由的有些羞耻,不过对自己马甲揭穿也并不太意外,毕竟他也没有刻意隐藏身份。

    不过老张一贯的幽默风趣还是让唐文放松下来,笑着上前与对方有力的大手握在一起。

    “久仰大名,真没想到能遇见您。”

    老张也没有因为被认出感到意外,现在他也算半个公众人物,研究实事和前沿军事基本绕不开他。

    然而两人熟络的样子却让卢俊看傻了眼,他刚刚还怕唐文把握不住准备出来圆场,结果他们怎么跟认识了好久一样?

    作为资深战忽局成员,唐文也没了卖关子的打算,用力拍了拍身旁的输送管道,发出沉闷的回声后介绍了起来:

    “以约克城级的3号舰大黄蜂号为原型,改装斜角甲板和蒸汽弹射器,增重了5000吨左右,动力系统和舱室布局基本没变化,电子系统我无力升级,基本是聊胜于无。

    它的动力依然是9台锅炉,输出12万马力,因为增重最高航速有所下降,只有31节左右,不过搭配蒸汽弹射器没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老张敏锐的抓住了重点:

    “弹射器?”

    “带英早期型号的bs4弹射器,其实就是墨尔本号上用的同型号,数据应该差不太多。”

    “你再说一遍!”

    这一回出声的不是老张,而是刚刚趴在地上想要抱住航母的闫剑,他不可思议地问道:

    “这条船上搭载了bs4弹射器,可以正常使用?”

    唐文:“当然可以,不过现在船上人手不够,演示得烧起锅炉准备一会,今天应该是来不及了,现在只能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快带我们去!”

    闫剑还在激动,小贾和另外两个军官已经先一步离开了船尾,穿过短短的走廊后就进入了大黄蜂号的机库。

    唐文赶紧带着老张等人跟上,同样来到了机库中。

    大黄蜂号的机库面积有2800多平方米,最低也有5.3米高,此时机库里还塞着三十多架飞机,都折迭着机翼拥挤地堆放在一起,似乎正在静静等待参与战斗。

    闫剑走在偌大的机库里,忍不住靠近最近的一架tbd鱼雷轰炸机,还能看见起落架上黄油的痕迹。

    而在机库的右侧,是一道长达15米的巨大开口,让空气和阳光不断灌入。

    唐文带着老张走到升降机出口旁边,用力按动电钮。

    电机独有的高频电流声启动,链条和棘轮机构咔咔转动,15米见方的沉重升降机比四室两厅的面积铺开还要大,快速而稳定地从甲板下降到机库出口。

    唐文率先走上去,其余人立马跟上。

    “我放弃了大黄蜂号原来的舷内升降机,在舰岛方向改装了两座舷外升降机,不过我想应该够了。”

    说话间升降机又已经震动起来开始上升,但众人不仅没有害怕,反而脸上激动起来。

    一名军官用眼睛测量着升降机尺寸,口中说道:

    “够了,这么大挤一挤摆得下两架中型舰载机了,好啊,比墨尔本号好,墨尔本号上可没有舷外升降机。”

    升降机到达甲板,老张第一观感就是大。

    墨尔本号宽度只有24米,而大黄蜂号原本宽度就有34米,改装斜角甲板的同时还进行了略微加宽,最宽有55米。

    同时将原本的半开放舰首改为全封闭,甲板长度也增加了不少,比墨尔本号长了几十米,更是接近宽了一倍,标准排水量近乎翻番。

    这才是真正的航母,海上巨兽。

    大黄蜂号的舰岛更是看起来顶天立地,60多米的高度可是接近20层大厦,更何况特别宽,看上去就像是海上宫殿。

    在舰岛旁边,才放飞了sbd的地勤队伍还在,旁边还停留着几架飞机,看样子正在折腾准备再放飞一架f4f。

    老张的手不受控制的微微颤抖,仿佛看到的不是老旧的f4f,而是一架涂着海军标志的全新喷气舰载机。

    他看向镇定自若还面带微笑的唐文,已经忘了此前准备好的各种问题有些失神。

    后者却主动转过头来,带着一点交满分作业一样的请功意味嘿嘿笑道:

    “局座,虽然这条航母小了些,技术老了些,但应该海军不嫌弃吧?”

    老张立即摇头,甚至没忍住嘴角都咧开来:“三万吨,有斜角甲板,有蒸汽弹射器,还有舷外升降机,不嫌弃,肯定不嫌弃!”

    “那你说这航母要是卖他十个亿,比瓦良格号划算不?”

    “那肯定是这个划算……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