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6n7小说网 > > 以身饲龙 > 第92章
    赵朴真微微一笑:“应将军果然明察秋毫,我家主人查访得知这是有人私铸制钱,然后将钱流向边疆等远离京城之地的地方,借此牟利,但我家主人一则手下无兵,二则这些伪钱的主人势太大,我家主人不欲多管闲事,因此本想当成不知道,只是如今巧遇三位将军,也算有缘,索性便将这桩大买卖送给将军,只怕将军惧势,也不敢取。”

    应无誉冷笑了声:“少用激将法,安知这不是你们设了陷阱,故意害我们应家?”

    赵朴真讶然:“我家主人奉皇命巡视封邑,无意间至此,无意间遇到三位将军,如果三位将军不遣媒前来,我们也就此分道扬镳,不会再相遇,将军奈何如此多疑?如今这桩大买卖,我们王爷是无力也无心取之,让与几位将军,既可不使此等伪钱流入民间,物价腾贵,祸害百姓,又可解了几位将军边备之匮乏,正是为国为民为将军,无一不好。”

    应无悔早已忍不住问道:“你说那势大之人,究竟是谁?”

    赵朴真淡淡道:“日出东方。”

    三人面上了然,却都浮起了更深重的戒备和警觉,赵朴真却恍如未觉:“因着押送石材,十分沉重,无人觊觎,因此车队只请了一些官兵守备,十分稀松,几位将军只要蒙面扮成山匪,劫了货物,当场启封,取走当中铜币,便可轻装逃跑,一旦离开此处地界,而因着丢失的是伪钱,对方不敢大张旗鼓搜索,则天高地远,几位将军将伪钱带回去重新熔铸成铜,怕不是一笔横财?却不知三位将军,年轻有为,有没有此胆量去拿了。”

    应无咎深深看了一眼赵朴真:“你家主人为何不当面和我们说?”

    赵朴真嫣然一笑:“皇子不宜结交边将,此事本来我家主人也不欲多管闲事,只是遣了小婢多嘴一句,无论三位将军取与不取,都与我家主人无关,自然三位将军凭本事取得的,那也不算我们家主人什么功劳,不过是随缘罢了。”

    应无咎却步步紧逼:“我若留你在身边为质呢?”

    赵朴真面上含笑:“将军但有使唤,奴婢自当听从差遣。”

    第58章 打力

    应无咎此次出来办差,的确带着亲兵数十人,不算多,但住在驿站已是满满当当,应家三兄弟一早出门,回来的时候却带着个披着斗篷,带着昭君套,只露出一双妙目的神秘女子,亲兵们纷纷投以心领神会的目光,目送着三位将军将女子送入房中,派兵把守。

    人留下了,各方消息也陆续查探回来:“秦王在冀州休养,这些日子说是身子不适闭门休养,不过昨日似乎召见了冀州刺史彭定枫。查问秦王随行人员,听说为长史邵康以及几位清客,还有窦国舅家的嫡子窦清也跟来了,都在外替王爷巡查民情,随行女官没法具体打听,只知道有。”

    “石料场属实,每个月十五会将刻好的石料等运出售卖,路线确然会通过青门崖,也的确押送的人就是应个景,只派了一队十人的兵士,每次都必然会在乌林镇停留一夜,说是清点石料,如此沉重的东西,无端在中间停留,多出不少费用,确然蹊跷,然而却依然一直为惯例。另外虽然是官办的石料场,刺史孙绍璋,与东阳公主氅下谋士褚时渊同乡,母亲从前分析朝中形势时也说过,此人很可能是东阳公主的人,在这不起眼的边地弄个工场,用的人全是死刑犯和苦役犯,很符合褚时渊的行事。东阳公主这些年也是够贪的了,朝廷那些文官又都苟且为安,腐烂如此,边军边备更是稀烂。”

    消息似乎越来越像是个真的,然而做不做,应家三兄弟却有了分歧。

    “大哥!你是不是真的被那女人给迷住了!这事明摆着是个陷阱!万一劫了,秦王转手就把我们卖了,倒要连累家里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我们事情办完了就赶紧回去了,父亲母亲都说了让我们在外边不要生事。”应无悔嚷嚷着。

    应无咎冷静道:“秦王构陷我们应家,有什么好处?他作为皇子,拉拢边将自然要比闹崩了强,他如今又是不得势的,若是想要个证据以后拿捏我们,他就一个不得势的皇子,说白了,想要拿捏,也要看用的上力不。”他这话倒不是虚,历来没落宗室、皇室旁枝,过得比一般有些实权的官员不如是常事,只看当今圣上在庶皇子时的落魄就知道了,如今秦王虽然是今上嫡长子,却不是太子,这个时候还太年轻,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就直接怼上手握重兵连皇上、东阳公主都要忌惮一二的边将。

    应无悔语塞:“那就这么肯定这位就是秦王?看他拉弓那样子,只怕是别的什么冒名顶替的,就骗我们入彀的。”

    应无誉道:“秦王的确奉旨巡视封邑,邸报我见过,还和母亲说过,是不是当今开始想重用秦王,如果昨天那年轻人真的是秦王,年岁上也算对得上,只是,当今有此佳儿,怕是接下去这皇城,又不太平了。”

    他看了眼应无咎:“皇家的事搅合进去没什么好处,的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不如还是放那女子离开,我们当作没有发生过此事便是。”

    应无咎道:“边备吃紧,父亲母亲这些日子为了钱都在发愁,如今这一大笔钱如果属实,又是不义之财,合该取之,行大事者,不拘小节。”

    应无誉道:“大哥就真如此相信那女子?”

    应无咎顿了顿,领军之人,当身处战事之时,四方纷纭,往往决策者得到的信息也未必是最可靠的,却必须要当机立断,因此领军年岁越长,越依仗直觉,这种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莫名自信,很难解释给下属听,于是只是和从前一般来了一句:“这是军令。”